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孩子绝望的军备竞赛

校长会 2020-09-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非凡油条 Author 豆腐乳儿


撤点并校:一场翻来覆去的改革▲▲▲

200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提到了: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



这个政策,显然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水平有良好的初衷,也安排了一些软性条款,保障了一些条件实在难以满足地区的实际需求。但由于国内政策的执行往往背负了指标的,所以真到了落地的时候,“适当”、“合理”这样的字眼就会有意无意地被无视,最终变得非常硬性。


结果就是这十年内随处可见的“撤点并校”。


简单的四个字背后,是这样的事实:2000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44.03万所,而在十年后的2010年则只有21.09万所,减少学校数22.94万所,砍了一半多,大大超过了农村学生减少的速度。


这就意味着,很多农村学生需要跋涉很远才能上学。


而需要跋涉很远的学生,往往住在路途遥远,偏僻崎岖的地方,人身安全风险大增,悲剧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2011年11月,甘肃庆阳发生重大校车事故,造成19名幼儿死亡。这一重大恶性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农村教学机构过度撤并的反思。“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将造成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这些现象受到了重视。


所以2012年之后,“撤点并校”逐渐被叫停。


而在大规模“撤点并校”之前二十多年里,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普及。为了保证入学率,各种降低要求、减少课程门类的半日制、巡回教学、简易小学等教育普及办法都实行了。这些手段土归土,但在缺乏农村教育条件的地方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确实提高了基层的教育水准,至少让孩子们完成了扫盲。


但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学校的老师水平不高,仅能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学校办学质量也仅仅满足基本要求。而且正因为它们是不得到国家承认的土办法,经费仍然难以保证,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代课老师待遇低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大部分收归中央,而事权则有很多由地方负担,比如教育,这就让地方教育预算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地方对众多学校和教师的投入不堪重负,发展到本世纪初,“撤点并校”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从“撤点并校”教育政策变动的始末来看,很多人以为的几十年大规划只有可能出现在宏观层面。涉及到基层的实干领域,也不过是多次纠偏,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高瞻远瞩一盘大棋,都是不存在的。


政策如此,那么在政策下生活的人就要适应翻来覆去烙饼,自行翻面,不然被烤糊了就不好了。



农村陪读:进城后的选择▲▲▲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重启高考,等到本世纪初,农村70后也长大生孩子了,他们对于“知识改变命运”已经相当认同。


然而正是他们的孩子入学的时候,“撤点并校”的恶果开始显现,他们不得不将孩子送到上一级教学点。



其实这也算是大趋势了,家长明白,上一级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更高。而且随着家长们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孩子们进入城区上学也顺理成章。只不过“撤点并校”加速了这一进程,很多人在内心和实力上都还没有准备好。


但不得不说,中国家长对教育的投入是很用心的,甚至有些用力过猛。根据一项研究显示,“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之后,辍学率不升反降,一大原因是家长似乎意识到了新的教育环境对改变孩子命运的作用,还主动增加了教育方面的投入。


其中一种增加教育投入的方法,就是陪读


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里至少有一位家长主动在城镇陪着孩子上学。这种现象始于本世纪初,即在70后一代孩子上学,而农村教育资源越来越跟不上他们实现阶级上升的需要的时候,算是农村教育升级的滥觞。


而从更广义的角度看,陪读现象也不罕见,就像我们在《中国教育军备竞赛》里提到的那样,城里人为了孩子有好成绩,也会选择陪读。


但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陪读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比如有些农村家庭,在经济较为景气的时候进城务工,有了经济上的积累。等到不那么景气的时候,就把一部分精力转到了子女教育上,以便让子女能够有个好前途,起码不会返回乡村,而是能够留在城里。小A的家庭就是这么想的:
 

“当时进城的最初想法,是改变家庭的生活状态,老家那边穷,孩子父亲的手艺不赚钱,所以就到县城来找工作,前两年经济好,赚了点钱,就想改善改善生活条件,在县城也买了房子,这两年经济也不行了,我跟他爸的活也越来越少了,空闲时间多了,我跟他爸也想着,别浪费县城的好学校,把这俩娃培养得上好一点的学校,我们将来的负担也就轻点,就在家开始给两个娃陪读。”


我们在《天价彩礼造成畸形男女关系》里提到了“剧场效应”,即一个封闭剧场里,有观众站起来看戏,就会挡住别人,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变成了站着看戏。


在农村陪读这件事上,原理也是一样的。一方面是有些家长看别人家孩子陪读,不希望自家孩子落后;另一方面,陪读也成了这些进程的农村家庭互相社交的社交货币,这也是农村家庭融入城市的一个途径。小B的家长是这么说的:
 

“我们村一起进城的都基本在一起,这几年大家生活相对好一些后,就跟城里人一样,开始重视孩子学习。周围几个老乡,他们都开始陪读,我们也不能掉队,也就跟着陪读。”


除了城里教育条件比农村好的客观现实外,城镇化让农村人进入城市,也让他们有了在城市扎根的主观需求,推动了陪读现象的产生。某种程度上,这比把孩子留在农村做留守儿童还是好很多,陪读的家长也是有想法的。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北京海淀黄庄的教育盛况,以及高于黄庄一个层次的,更加让人看不懂的后沙峪妈妈群和上海静安妈妈群。这群人已经把孩子的教育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在做了,甚至比她们十年前打拼职场更加花心思。


但穷乡僻壤的赵家峪毕竟不是别墅遍地的后沙峪,两种陪读终究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机会渺茫:陪读效果并不理想▲▲▲


限于文化水平,农村陪读家长能给孩子的支持是很有限的。小B的的家长就不得不承认:
 

“成绩不好让人很着急,但是他们现在功课都难,自己也辅导不了,我只能给孩子做做饭什么的,实在不行就外面上培训班去。但是培训班很贵,而且效果不大,咱们辛苦好不容易赚点钱不想打水漂,就想着选个差不多点的培训班。”


有的家长逼得太紧,甚至产生了反效果:
 

“都说初二是关键时期,在我孩子初二的时候,我就特别紧张,生怕孩子掉队,之前的付出白费,那一年我对孩子的督促也紧,但是咱们文化程度低,也不知道给孩子什么样的帮助,有时候孩子还感觉我们烦,不想在家住。”


如果家长在课业上不能给孩子帮助,只能在生活上有所扶持(有的时候还因为生活空间在一起让孩子心烦),那么很容易耽误孩子的学业。对那些参与陪读农村家长来说,这就是最大短板,因为他们多数学历在高中及以下。


一位家长是这样说的:
 

“我跟孩子就一起过来,刚开始就是给孩子做做饭,做好后勤工作,后来孩子学习成绩有了起色,我们就考虑省吃俭用把孩子培养一下,但是对他学习不懂也走了很多弯路,当时也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也经常跟老师沟通,等等,但是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太大改善,越关注他,他越跟我们抵触,最后高中就没有考好,去了远一点的地方,也不让我们再陪着了”


当然,也有比较幸运的,在和老师沟通后,找到了帮助孩子的好办法,孩子的成绩也就跟上了。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家长确实不擅长和老师沟通,往往认为陪读就是服务孩子的生活,而学习完全可以交给学校。直到经过和老师的沟通,得到了指点,才有可能找到一些窍门。


小B就是一个正面例子:
 

“原来忙,没参加过孩子家长会儿,后来有次参加家长会,跟他们班主任聊了一会,他们班主任很好,给介绍了两个,我们一直坚持让孩子上,后来成绩才慢慢有所起色。”


限于经济条件,家长在陪读上也是有所取舍的,意志相当不坚定。假如孩子的成绩有所松动,他们的陪读投入也就会随之动摇。假如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则有可能将资源转移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小A的家庭就是这么做的:
 

“老大现在虽然考上了高中,但是并不理想,他所在的高中属于普通高中,能够进入本科的概率很低,现在住校了。老二现在学习还可以,现在更多关注老二。”


可见家长也有止损的底线,知道如果孩子上了普通高中,那么考上本科的概率就低了。然后他们就会精心计算投入产出比,将资源投入到更有希望的孩子身上。


家长的考虑是符合事实的。



这些家庭是来自一次对陕西渭南某县的调查。该县有4所高中,其中的1所省级重点中学,每年参加高考并升入本科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70%以上;2所县城普通中学,每年平均有15%~20%的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而能够升入本科的学生仅占10%左右;1所镇中学,每年升入本科的人数为个位数。


换言之,假如这里的孩子中考没考入省级重点中学,他们上本科的机会都不大,也就没必要消耗家里不多的资源去做教育了。



教育固化:资源投入极不对等▲▲▲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到了一个知乎上流传的笑话


这位知乎网友,在2014年时是个高中生,还相信在校成绩好,未来就有更好的前途,并认为自己注定能做“董事长”,而差生注定去做工资低的体力劳动。


结果在五年后,可能是他本科毕业求职的时候,在“本科毕业应该怎么找工作,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的问题下,写下了心酸的答案:


“真的,要是有公司要的话3500都能接受。


笑着笑着,我却笑不出来了。


很多像上文提到的,在县城就读普通高中的孩子,哪怕班级前五,都不清楚社会的现实有多残酷。以他们的认知世界,很难搞清楚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孩子,而且他们连起跑线都和这些县中的孩子不一样。在这样的学校,哪怕班级前五,可能也就上个普普通通的本科,然后本科毕业,找个几千元的工作。


但真的别笑,他们能在动辄几十万人参加的本省高考里考上普通大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在他们县城的重点高中之外,还有他们完全想象不到的,超级高中的学生。这在《中国教育军备竞赛》里都有体现:北京的超级中学的家长,甚至将孩子当做大明星培养,自己的陪读可就不像是农村家长那样只会照顾生活,而是练习各种培训班,指定培养计划,在家长和老师群体中都游刃有余、八面玲珑。


我们的读者里就有三线城市重点高中的孩子,据我们了解学习不错,对知识也有充沛的好奇心,爱好广泛,性格开朗,钢琴弹得也好,放在我们的那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出色的孩子了,放在现在也不能说差。


但在北京海淀,上海黄浦,深圳南山,这还是差点意思。首先钢琴就是基本技能,拿个市少儿击剑冠军也是常规操作,凭借编程特长说不定还能安排给目标学校捐过楼的互联网大佬写封推荐信,最后这孩子的爸爸还是美国使领馆驻华华裔人员的好兄弟。


最后,人家高一的时候托福就109分了,四六级还没过的你绝望了么?


某种程度上,高考已经是普通家庭孩子玩的游戏了,有权有钱的,要么在重点高中,走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路线;要么直接送去国际中学,在高中和本科阶段就送出国去,不必受高考的累——当然,申请国外学校也是十年如一日的高投入,大家各有各的苦楚。


农村家庭陪读也是如此尴尬的境地,家长投入了本就不多的资源,在生活上力所能及地照顾孩子,然而其他方面对孩子帮助不大。而高考成绩也不是砸钱就能出活的,本身有一定玄学成分,很大程度上只能看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运气了。


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家长,想的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道,别的家长早就带孩子坐上直升机跑了。


最后,假如你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我也只能这么劝你:


1.  保持眼光长远,内心清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即便自己幸运地得到了什么,也不要随意鄙视不如自己的人,不然你就会和上面那位知乎的朋友一样被现实教育。

2.  目光长远的另一好处就是心态平和,假如不如别人,也不要对自己生闷气。

3.  要有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家长并不能陪你一辈子,而且他们有的时候认知也落后于时代,需要你的指引。这在上面的调查里也出现了,有的家长也不得不承认:


“有个什么事还是听娃的,现在他读书比较多,见识也比我多。”


你也要长大了,家长的局限性你也知道,尽量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不要伤他们的心。



责任编辑:赵矗

图文排版:虫子


文章来源:非凡油条。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中国教育惩戒权争议十年记

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秦建云:学校变革中的“变”与“不变”

愤怒!男子冲入教室暴打女教师后逃离,警方已介入调查

我们今天所有的教育焦虑,他在八十年前就画出来了



长按二维码

高品质学校发展全面检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